1、144个地级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
4月2日,截至目前,全国已有6376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144个地级市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全国已有1273家
三级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28个省份开展电子健康卡试点。山东、浙江、广东、四川、云南、宁夏等6个省份已建设完成省级互联网
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国家卫健委)
2、2019上海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出炉
4月2日,上海市卫健委印发文件《2019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要点对上海市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促进中医药事业发
展、加快医学科技创新等方面做了说明。《要点》指出,要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任务,制定出台《关于建
立和完善本市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全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医院院长负责制。(上海市卫健委)
3、贵州居民医保人均增加30元
4月2日,2019年,贵州省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将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险;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将由50%提高到60%。建立
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推进地市级医保统筹管理,增强医保基金互助共济功能。高标准建设全省统一、高效、便捷的信息系统,实现
规范高效“大经办”、便捷可及“大服务”、智能精准“大治理”、融合共享“大协作”、在线可用“大数据”、安全可靠“大支撑”的六大建设目标
。(贵州省医保局)
4、福州开启电子处方流转试点
4月2日,福州市医疗保障局、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制定了《福州市电子处方流转试点工作方案》。《方案》明确,福州市将建设全市统一的电子
处方流转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店消费信息的三方共享。(福州市医保局)
5、一类新型药物有望治疗卵巢癌
4月2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 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类新型药物或能阻断卵巢癌细胞的生长;研
究者发现,名为PARG抑制剂的药物能够通过靶向作用癌细胞内DNA复制的弱点来杀灭卵巢癌细胞。(生物谷)
6、一种新药可以防止哮喘发作
4月2日,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种名为Fevipiprant的药物有望降低哮喘发作和住院的风险。这是首次报道一种降低气道平滑肌质量的药物,平滑肌质
量是疾病严重程度的一个关键临床指标,其质量增加会增加哮喘发作频率甚至死亡的可能性。(新浪医药)
7、长期喝水太烫会增加患食道癌风险
4月2日,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的研究发现,长期喝烫水(60°以上)的人患食道癌的风险是其他人的将近两倍。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中,食管
鳞状细胞癌排名第六。国际卫生组织癌症研究机构更是将饮用超过65摄氏度的“非常热”的饮品归类为“可能致癌”的行为。(环球网)
8、WeGene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合作
4月2日,香港个人基因组服务与群体基因组研究公司微基因WeGene 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共同研究并开发适用于基因组研究与应用
的人工智能方法和系统,同时合作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微基因WeGene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领先的个人基因组服务和群体基因组研究公
司。(亿欧)
9、JIO Health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
4月2日,健康科技创业公司JIO Health完成5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展JIO Health医疗服务平台,并为公司增加新的服务类别,包括
眼部护理和皮肤病治疗。JIO Health成立于2014年,主要经营在线医疗保健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远程咨询服务,从而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动脉网
)
10、药监局公布162批医疗器械抽查结果,12批不合格
4月1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等5个品种共162批的产品进行了质量监督抽检,其中12批产品不符
合标准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要求企业对抽检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品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医疗器械缺陷的严重程度确定召回级别,主动召回产品
并公开召回信息。同时,企业应尽快查明产品不合格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按期整改到位。(国家药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