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专业知识 >
国庆长假,我们如何应对旅游中出现的意外呢?

国庆长假,我们如何应对旅游中出现的意外呢?

发布日期:2019-09-30  浏览次数: 51
  

 

出门前:先了解旅游地情况

 

出去旅游,关键要先了解以下几点:

第一,提前规划旅游路线,了解目的地和行程中的天气、卫生、路况、饮食、住宿情况及应急救援电话等,做到心中有数,不要冒险前往危险或者生僻的路段,确保出游安全,并做好相关应对措施;

 

第二,要提前了解目基地的风土人情,治安情况。去一个地方旅游,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分的准备是一个成功旅行的开始;

第三,准备好必备的证件。外出旅行,一定要带好证件,不然乘坐火车、飞机、甚至住店等都会很麻烦。所以在外出旅行之前,一点要仔细再仔细地检查几遍自己的证件,以免因为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预防措施:了解常见“旅游病”

除了要注意上述小细节外,还需要了解一些出游中常见的“旅游病”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腹泻

腹泻、拉肚子可算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旅游病”了,统计表明约30%的旅游者会发生腹泻。主要是旅行疲劳、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气候变化等引起。

 

建议:旅游时要格外注意饮水卫生,饮用经煮沸的开水或瓶装水较为安全;少喝冰凉饮料,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晚上睡觉使用空调时,应用毛巾被盖好肚脐,防止受凉引起感冒、拉肚子。

防晒

外出时应佩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以及穿保护性的衣服,比如穿长裤和长袖服装、戴遮阳帽、打防紫外线的伞等。

 

建议:一旦发生晒伤,可冷水浴或冷敷有助于减轻伤口处的疼痛。

蛇虫咬伤

户外运动或出海行山一定要谨防蛇虫咬伤。户外活动、徒步露营等一旦被蛇虫咬伤,应及时采取自救措施,做好衣物与药物的双重防护工作。

 

建议:野外行走,要选择能够护住脚踝的鞋子,最好是皮革的。这样即使遇到了蛇虫,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不要在草地、树林中长时间坐卧,以免蛇、虫子爬到身上咬伤自己。

 

出门在外:学会应对突发意外

心脏骤停

1、马上进行心肺复苏。将心脏骤停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一面速请就近医院前来救治。

2、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出血

1、消毒:用清水及肥皂清洗伤口(仅限伤口较小),对跌倒擦伤或怀疑会沾上污物的伤口,注意小心消毒。

2、止血:让伤者坐在舒适的地方,安慰患者并抬高伤肢,用一块衣物盖住伤口,用手压在敷料上,施以适量压力,协助止血。

3、包扎:若伤口已经基本上止血,这时可用衣物包扎固定,请伤者休息一下,然后打电话寻求援助。

 

●溺水

1、检查。将溺水者救至岸上后,应迅速检查溺水者的身体情况。

2、恢复呼吸通畅。由于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和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

3、控水处理。首先,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其次,若溺水者呼吸已停,应在控水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

 

●交通事故骨折

1、注意防止伤员发生休克,不要移动身体的骨折部位,如果怀疑脊柱受损时,一般不要改变受伤者姿势。
2、在没有包扎用品的情况下,可就地取材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以减轻伤者痛苦,便于搬送。

                                                                                              国庆长假出游,

祝各位玩得开心,

过得愉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