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起,心肌肌钙蛋白(cTn)开始应用于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由于其高度的特异性和较好的敏感性,很快为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所接受。随着广泛的临床实践,对cTn的临床应用和检测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一、cTn的临床应用
最初的cTn应用报道主要集中于和CK-MB等心肌酶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比较,如在心肌梗死(MI)和心绞痛中的诊断、危险性估计和预后判断价值,MI后临床溶栓治疗效果判定。cTn在心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其他应用也随后陆续报道,如在诊断各种心肌损伤(心肌炎、心肌创伤、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并发症、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血症导致的左心衰竭、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等疾病)和估计心肌缺血损伤面积、估计左心室功能时的应用,以及某些治疗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等等。
二、有关cTn临床应用的一些重要文件
近年来,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国际临床化学联盟(IFCC)、美国临床生化学会(NACB)、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以及美国心脏学会(AHA)等国内外的有关学术团体先后发表了许多有关cTn临床应用建议(Recommendation)或指南(Guideline)的重要文件。这些文件一致认为,cTn是目前用于诊断心肌损伤时较好的确定标志物;cTn升高表明存在心肌损伤,可以是无症状的MI或有缺血损伤却无明显症状;如果不存在缺血损伤,应该考虑找寻引起心肌损伤的其它病因。这些文件还对如何使cTn得到更加科学地临床应用提出了许多要求或建议。
三、cTn的临床检测研究
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证实,cTnT或cTnI在检测心肌损伤时的临床价值相同。但不同的cTn(主要是cTnI)检测方法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各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存在差异,给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带来困惑,这引起临床医生、检验人员和生产厂商的极大关注,检测标准化(主要是cTnI的检测标准化)将有助于解决其中一些问题。由于有关学术组织和专家学者以及生产厂商的不懈努力,最近在cTnI参考物的标准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已有可能使某些检测cTnI方法的测定值具有一致性,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检测标准化和可溯源性要求有一个完整的检测参考系统(包括纯化的cTn复合物制作的初级参考材料;血清来源的次级参考材料;为次级参考材料定值和评价常规检测方法的参考方法),这方面的工作现在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标准化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建立一个适用于不同检测方法的cTn参考范围和检测限,而在实现标准化之前,参考范围、临床决定限只能因检测方法(方式)的不同而异。